山岳

阿里山眠月線單攻|登山路線/必拍景點/如何申請/注意事項 迷失於隧道和鐵軌之間 單攻石猴車站尋訪月石猴的身影

阿里山眠月線

歷史的痕跡一直都被放在心上,世人站在綿延不盡的鐵軌上,時空的裂縫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第一次封閉,2009年莫拉克風災第二次封閉,眠月線的故事和爬滿青苔的鐵道一樣溫柔,和皎潔的月光、森林的山嵐,生生世世地靜靜封存至此。

2020年眠月線申請事項

雖然是從阿里山遊樂園進入  但眠月線健行路線涵蓋一葉蘭保育區,需要到林務局申請保育區進入許可證,每天的人數限制500人,相較其他保留區更為熱門,建議一個月前就申請完成,審核後再把表單列印出來,據說當天會檢查,但那天沒有遇見林務局的工作人員。

step1 區域類型[自然保留區] 選擇區域[台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]
step2 勾選同意聲明
step3 申請人註冊 [申請人姓名] [身分證字號] [電子信箱]
step4 進入範圍或地點勾選[眠月線鐵道]  申請目的[民眾為環境教育之需要]

申請請點下圖

2020眠月線申請

阿里山住宿&停車場

Goolge地圖直接搜尋 「阿里山森林遊樂園區」。開車進園除了要買門票,本國人為200元/人(其他優惠方案),交通工具需另外付100元汽車停車費/機車20元。

建議在住宿在阿里山遊樂區裡的旅館,在遊客中心就可以搭遊園列車,如果隔天凌晨到阿里山火車站搭祝山觀日列車也比較方便,我們住的是萬國別館,在遊客中心的下方,

眠月線行程和路口/必拍景點

4/26(日)早上從嘉義市區的蘭桂坊開車出發至阿里山火車站,我們將車子停在火車站下方的廣場先去check in後,在阿里山火車站廣告的小木屋售票亭搭「低碳綠能阿里山」電動遊園車到沼平站,跟工作人員買票後不會提供任何憑證,就在工作人員的目送下上車,可以考慮搭車最方便不會消耗體力,自駕車需要經過申請才能通過。

阿里山眠月線路程

#小建議
最高的鐵軌高度達六層樓高,懼高的朋友斟酌前往
當暴雨時崩塌的明隧道會形成小瀑布,濕滑的鐵軌也不利前進

路程平緩,步道總長約9.26公里,總爬升高度大約100公尺非常平緩,單攻時間大約6小時,我自己觀察下來覺得很適合一個人來健行,在長時間的走路狀態下可以好好的思考事情,想通了或依然無解,或許也能離開當初不好的狀態。

四月的天氣宜人,我只有穿長袖襯衫和黑色長袖針織,唯一比較重的裝備就是相機跟水,但出發時因為我太熱不想穿外套跟盧吵了一架,後來妥協穿上第二件衣服以免下午會冷,路上證明阿里山森林的溼冷溫度還是會冷,小心別吵架以免壞心情。

一早在擔心一路上天氣太好,拍不出霧氣在森林中四散飄移的濕氣,但山彷彿知知道我的小小期盼,最後將大霧當成禮物送給初次到訪的客人,當這座森林開始起霧後,不一會時間, 那些白色透明水氣粒子混合光的折射,有種藍色憂鬱,顯得更柔美,這才是屬於這座森林的美麗。

從阿里山車站搭阿里山少年號到沼平車站大約10分鐘就到了,從阿里山閣大飯店出發,依稀有印象小時候和家人有住過此處,對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記憶早已生疏,此趟算是懷舊之旅。

左方是往姐妹潭,這個是我們第二天的行程之一,我們走在鐵道的軌道上,在高聳的柳杉、檜木遮蔽下皮膚曬不到一片陽光,在舒適的溫度我們拍了不少照片。

進入森林步道後就看見大塔山步道天橋,在左下往姊妹潭 ,而天橋右側步道往大塔山,大塔山又為鄒族聖山,是為該族人祖先靈魂安息之處,他們認為善良的人死後靈魂會在大塔山,如果死後的靈魂能在山裡每天看日出美景好像蠻好的。

大塔山步道天橋

在途中巧遇阿里山林鐵處的維修工程車,速度頗快,從我們身旁呼嘯而過。

四周的柳杉圍著毛茸茸的草皮地毯,如果有一個女巫站在中間進行儀式好像也不奇怪。

明隧道 最後說一聲再見

八八風災再度嚴重的損毀了重建後的第一明隧道,鋼筋外露的隧道殘驚心動魄,被土時沖刷的面積極大,這個地方也是登山客在攀越時要注意的地方,旁邊都有前人架設的繩子,只要集中注意力不難過去,但要小心下雨後在崩塌處會出現小瀑布,這時盡量不要通行。

眠月線明隧道

眠月線比我想像中還熱門,除了被高聳的鐵道美景吸引的人,在行走的過程中也叔叔阿姨、阿公阿嬤,佩服其腳程之快,不過太多人的難處就是在穿越崩塌處時大塞車,謝謝好心人充當交警指揮壅塞路段,我們才能順利通過。

眠月線大崩壁

有隧道的遮蔽,整條明隧道都有帳篷的蹤跡,聽說晚上可以看到一整片星空,突然
陣陣烤肉香飄來,害我也想要加入飯局。

二號隧道則是在內部有崩塌處,必須爬過土石碎落的堆積處,在爬時候需要手腳並用。

時間讓翠綠新生的枝枒攀滿了老舊隧道外牆,從裡面望出去霧氣、光線正剛好,我悄悄地拍下這張。

我們沿路尋找一葉蘭的蹤跡,台灣一葉蘭之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陽光,常見於林緣裸露的陡岩表面與苔蘚,吸收陽光的養分,但最後仍未發現蹤影。

通過最後一個長隧道之後接下來就會到塔山車站,許多登山客也會選擇此處休息搭帳篷。

十分懼高的我,亦步亦趨捧著小心臟,像剛開始學步的幼兒,左腳右腳左腳右腳….,一路上看來只有我有這種症狀,不論老少都用極為正常的速度通過,到後來我也盡量快速踩在中間有鋪直立木版的接觸面,

通常我們會等到對方沒人走的時候再通過,但有些時候會發生對面的人直接在我們行走時就一起過鐵道了,這時候就要把步伐移動至旁邊以禮相讓。

第11號軌道有美麗的弧型彎道,如果在秋楓滿放的時候來顏色應該很動人。

此行的重頭戲是高達六層樓的軌道,我慢慢地走過去,心裡打著節奏看著前方會比較不緊張,不過看著一行行的木頭會有點視覺疲乏,這時就抬起頭看看遠方,有點可惜的,這段路我沒有在上面拍張照,如果之後買了空拍機也想在這裏從高空看看這壯闊的美麗。

不小心就到了石猴休憩區,在沒有GPS跟GPX的指引下,眠月線的路線只有一條主幹道,跟著路程上的人群和帳篷走也不怕迷路。

石猴休憩區

回程因為肚子餓的關係路上沒什麼閒談,也許是走了那麼多的鐵軌累了,也許是看過眠月線的美景心裏的願望清單已打上一筆,事實上是肚子餓到一句話也說不出來,回程心上只惦記著要去山賓餐廳吃火鍋,點了一大盆白飯、幾盤熱炒、熱呼呼的石頭火鍋頓時療癒了身心。

山賓餐廳火鍋

由於隔天三點半還要起床,本來約定好要去阿里山賓館啜飲咖啡調酒的計畫也在睡夢中進行了,矇矇懂懂就不小心從七點睡到了十點,起床後去最高海拔的7-11採買隔天的早餐和本來要當宵夜的泡麵,回旅館後碰到床後就沈沈地睡去,隔天早起早餐也吃不下。

儘管眠月線近年越來越熱門,也希望在日後還能保有失落的眠月線的美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